高等教育的科技難題




作者  David Bromwich
Andrew Rossi的紀錄片《象牙塔》刺激我們思考高等教育的危機,1978年後逐日高漲的學費,使學生一出社會就債台高築。此外還有,舊的教學方法與知識即將被新科技取代的焦慮。
紀錄片中,教育領導者對科技的看法兩極,有人認為科技能夠幫助大學,也有人認為科技將使大學站不住腳。也許由他們的觀點看來,科技可以因此 汰選適應不良的學生及教師。潛在的危險就是部分大學將因此變成商業導向。






找不到體面的工作是小事,大問題是學生的債務。美國今日的學貸已經超過卡債的金額,官方數據已超過百萬兆。民眾不認為有必要補助這些好奇心,多數的州縮減獎學金的經費。這造成學生的學費調漲,州政府每年因此獲利一千八百四十億美元。當學校決定以網路教學代替傳統的課室教學,教育支出受到衝擊。若能以便宜的方式在家自學,何樂而不為?因此每所大學幾乎都祭出「網路教學」,好吸引學生入學。

此外,「量化的事物促進進步」(What gets measured gets improved)美國知名 LA Fitness 的標語這樣寫道,然而量化成為數值後,真的可以有效促進進步嗎?最明顯的量化就是消費者滿意度調查表,學校體系內也有類似的學生評鑑表。然而這種評鑑制度卻變了調,變相地鼓勵老師在短時間內取悅學生,越多學生被取悅,該師的評鑑就會愈高。

在科技創造的烏托邦世代中,慕課 (MOOCs,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) 被視為高等教育的救星。《象牙塔》中有一幕的對話提出了我們對慕課的疑慮。「這樣真的沒問題?有五百位教授在五個不同的大學,用相同的方式教導學生?」「也許,明星教授能夠做得更好吧!」

在慕課教學現場,教師也許與一小群學生互動,但實際上網路上登記的上課人數可能高達十萬。另一種類似慕課的系統稱為「翻轉教室」,特色在於一對一互動。助教在教室中巡堂,每個學生觀看指定的影片,助教適時給予協助。這些「助教」都曾經身為教授,曾受過慕課的經濟援助,因此投入於某一部門。慕課的宗旨就是「教育是傳達知識但不涉及社交的活動」,這個想法非常詭異,好比狂熱團體的分享,最終發現只達到社交目的沒有傳達的功用。

 不過,從經濟的角度出發,慕課的確非常省錢。許多大學現在希望大幅砍低課室老師的薪水,因此讓大眾相信老師並非教學中心。

這部紀錄片最有啟發性的部分,發生在喬治亞州的 Spelman 學院,學校中一位非裔美國學生描述了矛盾的現象,思想的多元以及自信的智慧,多源於來自相同背景、分享相似目標、住在一起並互相鼓勵的環境。電影中另一所學校採取不同態度,目標成為男女合校,一二年級只有一小群男學生,他們同意從世界上缺席兩年。

《象牙塔》述說了高等教育現況,雖然只有片段。我們看到吸引學生的 party school,他們付出的金錢多用在享樂而非取得證書。學生為了抗議學費調漲事件,佔領Cooper Union董事的辦公室六十五天。此外,我們還看到哈佛大學開學第一天,學生搶著登記某堂課大排長龍。

哥倫比亞大學人類系教授 Andrew Delbanco  是電影的顧問,他的書《College: What It Was, Is, and Should Be 》不僅是整理了教育亂象。他希望他所經歷過的自由教育體制可以繼續,並分析了號稱可解決教育問題的妙計,那些妙計的潛藏危機。在大學教書,包含承諾保存人類文化記憶,為逃離死神付出的努力。

也許事實正是如此。但人生中還有許多其他事物,例如撫養孩子、開創公司、整理花園等等,生命延續的壓力與要求不比考試與評鑑低。Edgar Bowers 在他的詩《For Louis Pasteur》中提到,「當一個世代不知道其他人的故事,他們要怎麼傳承自己的故事?」這句話可為《象牙塔》傳達的理念做個註腳,大學的存在不是去回答問題,而是去表達與重複體現它的力量。

圖文出處  http://www.nybooks.com/articles/archives/2014/aug/14/hi-tech-mess-higher-education/


NewerStories OlderStories 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