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中的科技:如果學生不擔心,教師何必在意?



作者 Edward Lawless

第三季 BBC Radio 4 系列「我的老師是APP」,討論科技在教育中扮演的角色,挑起了話題。雖然學生都不認為科技教學是個大麻煩,但是並非所有教師都這麼想。討論現場蔓延著質疑,科技教學是否能提供「有意義的活動」和「真實的交際」。更重要的是,虛擬課堂中面對的是冰冷的電腦,是否能帶來人性化的課?

這些都是重要的觀點,但與會者一開始就假設非課室的學習環境無法提供好的教育。我曾看過線上教學,也親身與其他線上教師參與過,我們的確創造了有意義的活動,線上教學也可以十分人性化。

此外,我也看過許多中學及大學的傳統課室,它們反而摒棄了許多教育特質,課堂的教師和課程執行自動化程序,孤立學生,只是將課堂變成簡化書本內容的場所。
不管情形如何,最重要的是課程的完整性,教師的素質以及學習環境。

首先,數位時代的教師由舒適圈出走,走進數位原民學生的世界。其次,實體學校需要躍進未知的科技界,他們必須放棄既有的教學模式,這些運作良好且熟悉的方式。最重要的一點,我們必須把教學重心由教師轉移到學生,這點讓許多教育者與父母困擾,他們必須放棄權力並承擔失誤的風險。

但是網路已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份,看影集、下載音樂、與朋友交際以及安排他們的日常生活。對這些與科技相伴的孩子來說,線上課程絕非難事。網路的力量對教育方式造成空前影響,已是過去教師培訓無法預見的。問題是:我們要教這些學生什麼?

像廣播裡的辯論,有位聽眾提出警告—我們的學生可能因為科技教育遭殃,專家如此回應:「我們的學生會因膽小而吃虧,並非因大膽而失敗」。我絕對贊同,身為一位教師,我們的角色應該要改變了,成為一位能夠擁抱數位科技、能夠藉此引導學生、使學生找到自己的教師。最危險的事就是跟保持過往的教育模式:
  • 保持教師中心的面對面課室教學
  • 確保每堂課跟著教案走
  • 著重我們希望學生達到的目標,而非針對學生個人需求。
  • 持續高估我們在動態教學中的重要性,低估學生相互合作與獨立學習的重要。
  • 保持內容教導者的身分,不培養學生成為一位自律的學習者,面對廣大世界具有區辨的能力。


NewerStories OlderStories 首頁